蔷薇小说网

第77章 北京城君臣话兴建 庆寿寺道衍驾鹤西(1)(第1/10页)

钟月玄晖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蔷薇小说网qwxs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好半天,吕震才算理出个头绪。皇帝留问北京建设事宜,要让他说出个子丑寅卯,他还真说不上来,只知京城建设大致按《周礼·考工记》规划,至于其内容,他就不善其详

了。可皇上点了,那就得说几句,清了半天嗓子,扫了阁臣一眼,只能先拿南京说事。

“刘伯温规制南京,依山填湖,为的是造风水。可填了湖,风水就破了,紫禁城低洼之势无可逆转,等于皇帝是于锅底仰头驾驭周边锅沿,于礼于法都有不适,故洪武年间屡

有文武大员桀骜不驯,干犯皇权,太祖虽处之重典,亦不能夺其势……”

“够了!”无论有多少文武大臣在场,永乐从不给吕震留面子。他对吕震无话找话的

做派深恶痛绝,更对洪武年间皇考诛杀大臣的做法讳莫如深。那时,太祖皇帝就像着魔一

样,勋至公侯的文武大臣、各部院首领官,杀了一茬又一茬,办了一案又一案,一案比一

案牵连的人多。传言连他的老泰山中山王徐达都是为皇考所赐蒸鹅致死,颖国公傅友德,

多么爽朗、智慧、忠诚的一员大将,结果也被无端赐死,因各种罪名被处死、牵连的官员、

军士、百姓达数万人之多。所以,永乐不愿提及这类事,即使说到了,也一带而过,是誉是毁都不愿别人提起。

他瞪了一眼精神有点错乱的吕震,“南京之宫城规制,就是《周礼·考工记》的实施,

卜地于钟山之阳,气势恢宏,何有坑底之说?且北京之建悉仿南京,吕尚书之意是南

京、北京都建错了,要别寻蹊径不成?”

“不、不、不,”见皇上急了,吕震忙解释道,“臣之意是,北京山水形势更趋完美,

虽然仿建,也不要亦步亦趋,若能扬长避短,他日之北京则更巍峨壮观。”偷眼皇上面色

和缓了,又讪讪道,“臣见了皇上高兴,一时情急,就词不达意了,还望皇上见谅。”

永乐不再理他,把目光投向别人。履新不久的工部尚书李庆拱拱手,一副天下在胸的

气势:“太祖皇帝几十年前筹建南京,也是穷尽智慧、集诸儒之大成。京城之精在皇城,

皇城之精在宫城,三大殿而后乾清、坤宁二宫和交泰殿,后三殿左右则东西六宫。奉天殿

之意在于人主不敢以一人肆于民上,故曰奉天;华盖乃天宫九星之名,是奉天的继续;谨身则申明自身之修省,意也奉天。乾清、坤宁之意为皇天后土,乾清宫之左右为门曰‘日精’‘月华’,意为汲日月之精华。《礼记》有天子五门之说,从宫城外最南的洪武门,依次承天门、端门、午门、奉天门,此五门以至宫城最北的玄武门,都在一条线上,实际

上,这条线就在三大殿中皇上的御座之下,取皇上坐殿,中正协和之意。”

吕震、刘观、方宾都投去了惊讶的一瞥,深感吃惊,这是他们从未关注也从未知晓的,

想不到刚任职不到一年的李庆就对宫城建筑布局这样熟悉。

李庆是洪武后期的南京国子监监生,一个穷学生,就以耿直清介出了名。高高的个子,

瘦削的脸庞,略有些黑;平素里不苟言笑、嫉恶如仇的性格,只是随都察院官员办过几个

案子,还未正经入仕,就被人送了个“小包公”的绰号。太祖皇帝知道后,就将他从太学

生直接拔擢为都察院四品的右佥都御史,转任刑部员外郎,迁嘉兴知府,永乐初年召为刑

部右侍郎。多年的三法司经历,秉直的青白分明,使他的一招一式都透着廉明和威严。一

次偶然的机会,得知属吏收取了人犯钱财,他立命收监,绳以重法。永乐五年就任都察院

左副都御史。任职工部后,适逢皇上北迁,大建北京,于是,对工部所存南京旧档中建制

规模等逐一翻出阅读,完善自己心中的北京思路,以便随时进言。

此时,见皇上不住点头,他继续说,“有元旧宫之形制,北京建设比之南京要容易一

些,首先是不用选址了。就因元之旧殿位置,向南拓展,按南京宫城的形制,所有正殿在

一条线上,我们且叫它中线。臣要强调的是,不仅宫城如此,此中线还要纵贯皇城、京城,

形成以奉天殿为中心全北京左右对称的三城建设。”

“好!此议正对了朕的思路。”永乐对李庆如此快地适应了工部的职责且对北京规制

的打算大为赞赏,于是,打破了多年不急于表态的惯例,双目炯炯道,“南京宫城偏于城

东南,无法形成全城的中心是实,这是北京建设首先要规避的,此点已经做到;所谓扬长

避短不是空对空,而是实实在在的落在实处。‘扬长’系方才德孚所言,中线一贯南北,

所有建筑、城门均呈对称分布,登高而望方显北京气势,没有对称的就此对称起来。‘避

短’就是避南京宫城偏于一隅之短,即使花再大代价也要使宫城居于全城中心。当然,太祖皇帝当年刚刚建国,百废待兴,财力有限,也不想搅扰百姓,所以南京宫城选在了今天

偏于东南的地方,不必多言。德孚此议甚妥,可再议其他。”

李庆得了肯定,对旁人自然是个鼓励。何况皇帝的性格,只要他不在火头上,就愿意

大臣们知无不言。为此,不知下过多少道求直言的旨意,他身边的臣子,庸碌的少,也深体了皇上的纳言之心,故议起事来,都很投入。

户部尚书夏原吉说:“臣在南京时就已和皇上说到粮饷的运送,去年约四百万石,顺天府各仓有所存储,今北京建设轰轰烈烈,官员、工匠、民夫陆续集结,多于往年数倍,没有五百万石怕是不成。”

他看了一眼皇上,萦绕在心的粮饷转运一直是他这个户部尚书关心的大话题,这么多的人,这么大的建设,馈运不济、手中无粮就会出大乱子。何况,北京建设完毕,匠人、

役夫撤了,南京的官员、官属们大部分会来北京,加上各地每年朝觐的官员、新增的官军,

粮饷少于四百万石根本不行。

“由此来看,”他扬扬眉继续说,“宋礼、陈瑄两位大人重新修浚的大运河功不可没!

皇上知道,从辽之南京、金之中都到元代的大都,北京的人口曾一度膨胀很快,需要大批

的江南粮饷。元代因水源问题,大运河的使用甚少,大抵走海路至天津,走一段运河到通

州,再走几十里旱路至京城。车马运送粮饷、物料着实困难。其实,这也不仅是元代的困惑。

辽代也有。辽圣宗时开挖了一条由张家湾进京的萧太后河,金人因之,因水量不济,也成

了摆设。金人便在城西开了条金口河,欲引浑河之水入京济漕。谁不晓得,这浑河本称‘无

定河’,携了山涧的峡谷之势,长驱而下,且水势四季不常,要么没多少水,要么汹涌澎湃,

焉能济漕?遂以失败告终,如今也只留了个名字。元世祖修建大都城,萧太后河已不能用,

于是,水利专家郭守敬打通城东北的旧高梁河东段,修建了与运河相接的坝河,水量有限,

运量就有限。郭守敬再修张家湾至城东的通惠河。为解决水源,他依北京西北高东南低的

地势,踏遍西北诸山,终于在昌平发现了白浮泉等多处泉水,大喜过望,引入高梁河,遂

筑堰截留至瓮山泊,入积水潭并与城内水系相通,由此,北京一段漕运转好,张家湾至京城的几十里路再不用车拉驴驮,然河海两运的年运量加起来也就在二三百万石。”

娓娓道来的前朝故事,天下了然于心的气势,让杨荣们敬佩,也让吕震们嫉恨。一个

户部尚书,对北京旧日河系、水系的掌故竟这样详尽,他要说什么?正猜测着,只听夏原

吉接着说,“俗语言,大军未动,粮草先行。关键是粮草怎么个行法?总人拉肩扛不行。

臣之所以兜了这么个大圈子,就是要说一下水源、河道于新京的重要,方略筹划要及早考

虑。大运河通了,眼皮子底下的通惠河又不畅了,当下最要紧的,是整修通惠河,最好能

找到新水源,才能保漕路通畅,粮饷物料才不致都堆在张家湾运不进来。”

经多而见广,腹阔而藏山,但凡与国事民生相关的,山川水利,人文典故,似乎都是

原吉之所虑,夏原吉的心中永远装着国家的大盘子。所以,户部以外的许多事永乐也愿和

夏原吉商议。

杨荣拱拱手道:“前次皇上在北京,曾向臣等提及将太液池水南徙,臣下来也思虑了

数日,方觉圣上立意久远。洪武初年南拆旧元宫城,今皇上又要将宫城南拓,这样一来显

见太液池离紫禁城远了,皇上南徙太液池之举,意在禁中有水,水环禁中,甚好。臣之所虑是,水面扩大了,所挖千百万方泥土运到城外又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啊!”

永乐笑而不答。

近两三年的咳嗽不见好转,胡广已略显佝偻,人也消瘦了很多,抬起头,轻咳了一声,屏住气,强说道:“看皇上意气风发,长髯光亮,莫非早有定见了?”

“臣猜测必是有了。”金幼孜随皇上北征,君臣言论、大小山川河流都随时记下,于建筑方面却不甚了了,也就附和了一句。

永乐又望望兵部尚书方宾、刑部尚书吴中,见二人低着头,也不再问,胸有成竹道:

“列位爱卿之言,给朕很多启发。第一,北京宫城就是要居中而建,相度尺寸,在其外建

设皇城,再前后左右等距建设京城。朕非常赞同德孚中线之说,所有布局均这样展开。第

二,北京水源是大事,没了水源,这通惠河就只能走车走马了。就着工部整修通惠,上溯

诸泉,全面修浚水道,别让漕路及朕新开的水域没水呀!”好半天,吕震才算理出个头绪。皇帝留问北京建设事宜,要让他说出个子丑寅卯,他还真说不上来,只知京城建设大致按《周礼·考工记》规划,至于其内容,他就不善其详

了。可皇上点了,那就得说几句,清了半天嗓子,扫了阁臣一眼,只能先拿南京说事。

“刘伯温规制南京,依山填湖,为的是造风水。可填了湖,风水就破了,紫禁城低洼之势无可逆转,等于皇帝是于锅底仰头驾驭周边锅沿,于礼于法都有不适,故洪武年间屡

有文武大员桀骜不驯,干犯皇权,太祖虽处之重典,亦不能夺其势……”

“够了!”无论有多少文武大臣在场,永乐从不给吕震留面子。他对吕震无话找话的

做派深恶痛绝,更对洪武年间皇考诛杀大臣的做法讳莫如深。那时,太祖皇帝就像着魔一

样,勋至公侯的文武大臣、各部院首领官,杀了一茬又一茬,办了一案又一案,一案比一

案牵连的人多。传言连他的老泰山中山王徐达都是为皇考所赐蒸鹅致死,颖国公傅友德,

多么爽朗、智慧、忠诚的一员大将,结果也被无端赐死,因各种罪名被处死、牵连的官员、

军士、百姓达数万人之多。所以,永乐不愿提及这类事,即使说到了,也一带而过,是誉是毁都不愿别人提起。

他瞪了一眼精神有点错乱的吕震,“南京之宫城规制,就是《周礼·考工记》的实施,

卜地于钟山之阳,气势恢宏,何有坑底之说?且北京之建悉仿南京,吕尚书之意是南

京、北京都建错了,要别寻蹊径不成?”

“不、不、不,”见皇上急了,吕震忙解释道,“臣之意是,北京山水形势更趋完美,

虽然仿建,也不要亦步亦趋,若能扬长避短,他日之北京则更巍峨壮观。”偷眼皇上面色

和缓了,又讪讪道,“臣见了皇上高兴,一时情急,就词不达意了,还望皇上见谅。”

永乐不再理他,把目光投向别人。履新不久的工部尚书李庆拱拱手,一副天下在胸的

气势:“太祖皇帝几十年前筹建南京,也是穷尽智慧、集诸儒之大成。京城之精在皇城,

皇城之精在宫城,三大殿而后乾清、坤宁二宫和交泰殿,后三殿左右则东西六宫。奉天殿

之意在于人主不敢以一人肆于民上,故曰奉天;华盖乃天宫九星之名,是奉天的继续;谨身则申明自身之修省,意也奉天。乾清、坤宁之意为皇天后土,乾清宫之左右为门曰‘日精’‘月华’,意为汲日月之精华。《礼记》有天子五门之说,从宫城外最南的洪武门,依次承天门、端门、午门、奉天门,此五门以至宫城最北的玄武门,都在一条线上,实际

上,这条线就在三大殿中皇上的御座之下,取皇上坐殿,中正协和之意。”

吕震、刘观、方宾都投去了惊讶的一瞥,深感吃惊,这是他们从未关注也从未知晓的,

想不到刚任职不到一年的李庆就对宫城建筑布局这样熟悉。

李庆是洪武后期的南京国子监监生,一个穷学生,就以耿直清介出了名。高高的个子,

瘦削的脸庞,略有些黑;平素里不苟言笑、嫉恶如仇的性格,只是随都察院官员办过几个

案子,还未正经入仕,就被人送了个“小包公”的绰号。太祖皇帝知道后,就将他从太学

生直接拔擢为都察院四品的右佥都御史,转任刑部员外郎,迁嘉兴知府,永乐初年召为刑

部右侍郎。多年的三法司经历,秉直的青白分明,使他的一招一式都透着廉明和威严。一

次偶然的机会,得知属吏收取了人犯钱财,他立命收监,绳以重法。永乐五年就任都察院

左副都御史。任职工部后,适逢皇上北迁,大建北京,于是,对工部所存南京旧档中建制

规模等逐一翻出阅读,完善自己心中的北京思路,以便随时进言。

此时,见皇上不住点头,他继续说,“有元旧宫之形制,北京建设比之南京要容易一

些,首先是不用选址了。就因元之旧殿位置,向南拓展,按南京宫城的形制,所有正殿在

一条线上,我们且叫它中线。臣要强调的是,不仅宫城如此,此中线还要纵贯皇城、京城,

形成以奉天殿为中心全北京左右对称的三城建设。”

“好!此议正对了朕的思路。”永乐对李庆如此快地适应了工部的职责且对北京规制

的打算大为赞赏,于是,打破了多年不急于表态的惯例,双目炯炯道,“南京宫城偏于城

东南,无法形成全城的中心是实,这是北京建设首先要规避的,此点已经做到;所谓扬长

避短不是空对空,而是实实在在的落在实处。‘扬长’系方才德孚所言,中线一贯南北,

所有建筑、城门均呈对称分布,登高而望方显北京气势,没有对称的就此对称起来。‘避

短’就是避南京宫城偏于一隅之短,即使花再大代价也要使宫城居于全城中心。当然,太祖皇帝当年刚刚建国,百废待兴,财力有限,也不想搅扰百姓,所以南京宫城选在了今天

偏于东南的地方,不必多言。德孚此议甚妥,可再议其他。”

李庆得了肯定,对旁人自然是个鼓励。何况皇帝的性格,只要他不在火头上,就愿意

大臣们知无不言。为此,不知下过多少道求直言的旨意,他身边的臣子,庸碌的少,也深体了皇上的纳言之心,故议起事来,都很投入。

户部尚书夏原吉说:“臣在南京时就已和皇上说到粮饷的运送,去年约四百万石,顺天府各仓有所存储,今北京建设轰轰烈烈,官员、工匠、民夫陆续集结,多于往年数倍,没有五百万石怕是不成。”

他看了一眼皇上,萦绕在心的粮饷转运一直是他这个户部尚书关心的大话题,这么多的人,这么大的建设,馈运不济、手中无粮就会出大乱子。何况,北京建设完毕,匠人、

役夫撤了,南京的官员、官属们大部分会来北京,加上各地每年朝觐的官员、新增的官军,

粮饷少于四百万石根本不行。

“由此来看,”他扬扬眉继续说,“宋礼、陈瑄两位大人重新修浚的大运河功不可没!

皇上知道,从辽之南京、金之中都到元代的大都,北京的人口曾一度膨胀很快,需要大批

的江南粮饷。元代因水源问题,大运河的使用甚少,大抵走海路至天津,走一段运河到通

州,再走几十里旱路至京城。车马运送粮饷、物料着实困难。其实,这也不仅是元代的困惑。

辽代也有。辽圣宗时开挖了一条由张家湾进京的萧太后河,金人因之,因水量不济,也成

了摆设。金人便在城西开了条金口河,欲引浑河之水入京济漕。谁不晓得,这浑河本称‘无

定河’,携了山涧的峡谷之势,长驱而下,且水势四季不常,要么没多少水,要么汹涌澎湃,

焉能济漕?遂以失败告终,如今也只留了个名字。元世祖修建大都城,萧太后河已不能用,

于是,水利专家郭守敬打通城东北的旧高梁河东段,修建了与运河相接的坝河,水量有限,

运量就有限。郭守敬再修张家湾至城东的通惠河。为解决水源,他依北京西北高东南低的

地势,踏遍西北诸山,终于在昌平发现了白浮泉等多处泉水,大喜过望,引入高梁河,遂

筑堰截留至瓮山泊,入积水潭并与城内水系相通,由此,北京一段漕运转好,张家湾至京城的几十里路再不用车拉驴驮,然河海两运的年运量加起来也就在二三百万石。”

娓娓道来的前朝故事,天下了然于心的气势,让杨荣们敬佩,也让吕震们嫉恨。一个

户部尚书,对北京旧日河系、水系的掌故竟这样详尽,他要说什么?正猜测着,只听夏原

吉接着说,“俗语言,大军未动,粮草先行。关键是粮草怎么个行法?总人拉肩扛不行。

臣之所以兜了这么个大圈子,就是要说一下水源、河道于新京的重要,方略筹划要及早考

虑。大运河通了,眼皮子底下的通惠河又不畅了,当下最要紧的,是整修通惠河,最好能

找到新水源,才能保漕路通畅,粮饷物料才不致都堆在张家湾运不进来。”

经多而见广,腹阔而藏山,但凡与国事民生相关的,山川水利,人文典故,似乎都是

原吉之所虑,夏原吉的心中永远装着国家的大盘子。所以,户部以外的许多事永乐也愿和

夏原吉商议。

杨荣拱拱手道:“前次皇上在北京,曾向臣等提及将太液池水南徙,臣下来也思虑了

数日,方觉圣上立意久远。洪武初年南拆旧元宫城,今皇上又要将宫城南拓,这样一来显

见太液池离紫禁城远了,皇上南徙太液池之举,意在禁中有水,水环禁中,甚好。臣之所虑是,水面扩大了,所挖千百万方泥土运到城外又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啊!”

永乐笑而不答。

近两三年的咳嗽不见好转,胡广已略显佝偻,人也消瘦了很多,抬起头,轻咳了一声,屏住气,强说道:“看皇上意气风发,长髯光亮,莫非早有定见了?”

“臣猜测必是有了。”金幼孜随皇上北征,君臣言论、大小山川河流都随时记下,于建筑方面却不甚了了,也就附和了一句。

永乐又望望兵部尚书方宾、刑部尚书吴中,见二人低着头,也不再问,胸有成竹道:

“列位爱卿之言,给朕很多启发。第一,北京宫城就是要居中而建,相度尺寸,在其外建

设皇城,再前后左右等距建设京城。朕非常赞同德孚中线之说,所有布局均这样展开。第

二,北京水源是大事,没了水源,这通惠河就只能走车走马了。就着工部整修通惠,上溯

诸泉,全面修浚水道,别让漕路及朕新开的水域没水呀!”好半天,吕震才算理出个头绪。皇帝留问北京建设事宜,要让他说出个子丑寅卯,他还真说不上来,只知京城建设大致按《周礼·考工记》规划,至于其内容,他就不善其详

了。可皇上点了,那就得说几句,清了半天嗓子,扫了阁臣一眼,只能先拿南京说事。

“刘伯温规制南京,依山填湖,为的是造风水。可填了湖,风水就破了,紫禁城低洼之势无可逆转,等于皇帝是于锅底仰头驾驭周边锅沿,于礼于法都有不适,故洪武年间屡

有文武大员桀骜不驯,干犯皇权,太祖虽处之重典,亦不能夺其势……”

“够了!”无论有多少文武大臣在场,永乐从不给吕震留面子。他对吕震无话找话的

做派深恶痛绝,更对洪武年间皇考诛杀大臣的做法讳莫如深。那时,太祖皇帝就像着魔一

样,勋至公侯的文武大臣、各部院首领官,杀了一茬又一茬,办了一案又一案,一案比一

案牵连的人多。传言连他的老泰山中山王徐达都是为皇考所赐蒸鹅致死,颖国公傅友德,

多么爽朗、智慧、忠诚的一员大将,结果也被无端赐死,因各种罪名被处死、牵连的官员、

军士、百姓达数万人之多。所以,永乐不愿提及这类事,即使说到了,也一带而过,是誉是毁都不愿别人提起。

他瞪了一眼精神有点错乱的吕震,“南京之宫城规制,就是《周礼·考工记》的实施,

卜地于钟山之阳,气势恢宏,何有坑底之说?且北京之建悉仿南京,吕尚书之意是南

京、北京都建错了,要别寻蹊径不成?”

“不、不、不,”见皇上急了,吕震忙解释道,“臣之意是,北京山水形势更趋完美,

虽然仿建,也不要亦步亦趋,若能扬长避短,他日之北京则更巍峨壮观。”偷眼皇上面色

和缓了,又讪讪道,“臣见了皇上高兴,一时情急,就词不达意了,还望皇上见谅。”

永乐不再理他,把目光投向别人。履新不久的工部尚书李庆拱拱手,一副天下在胸的

气势:“太祖皇帝几十年前筹建南京,也是穷尽智慧、集诸儒之大成。京城之精在皇城,

皇城之精在宫城,三大殿而后乾清、坤宁二宫和交泰殿,后三殿左右则东西六宫。奉天殿

之意在于人主不敢以一人肆于民上,故曰奉天;华盖乃天宫九星之名,是奉天的继续;谨身则申明自身之修省,意也奉天。乾清、坤宁之意为皇天后土,乾清宫之左右为门曰‘日精’‘月华’,意为汲日月之精华。《礼记》有天子五门之说,从宫城外最南的洪武门,依次承天门、端门、午门、奉天门,此五门以至宫城最北的玄武门,都在一条线上,实际

上,这条线就在三大殿中皇上的御座之下,取皇上坐殿,中正协和之意。”

吕震、刘观、方宾都投去了惊讶的一瞥,深感吃惊,这是他们从未关注也从未知晓的,

想不到刚任职不到一年的李庆就对宫城建筑布局这样熟悉。

李庆是洪武后期的南京国子监监生,一个穷学生,就以耿直清介出了名。高高的个子,

瘦削的脸庞,略有些黑;平素里不苟言笑、嫉恶如仇的性格,只是随都察院官员办过几个

案子,还未正经入仕,就被人送了个“小包公”的绰号。太祖皇帝知道后,就将他从太学

生直接拔擢为都察院四品的右佥都御史,转任刑部员外郎,迁嘉兴知府,永乐初年召为刑

部右侍郎。多年的三法司经历,秉直的青白分明,使他的一招一式都透着廉明和威严。一

次偶然的机会,得知属吏收取了人犯钱财,他立命收监,绳以重法。永乐五年就任都察院

左副都御史。任职工部后,适逢皇上北迁,大建北京,于是,对工部所存南京旧档中建制

规模等逐一翻出阅读,完善自己心中的北京思路,以便随时进言。

此时,见皇上不住点头,他继续说,“有元旧宫之形制,北京建设比之南京要容易一

些,首先是不用选址了。就因元之旧殿位置,向南拓展,按南京宫城的形制,所有正殿在

一条线上,我们且叫它中线。臣要强调的是,不仅宫城如此,此中线还要纵贯皇城、京城,

形成以奉天殿为中心全北京左右对称的三城建设。”

“好!此议正对了朕的思路。”永乐对李庆如此快地适应了工部的职责且对北京规制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小说推荐:《美食:美食系神豪》《重生1960:从深山打猎开始逆袭!》《这个诡异三国游戏太凶残了》《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》《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》《我靠弹幕成为柯学传奇》《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》《从长生苟到飞升》《成为雍正妹妹之后》《我在现代留过学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长公主休夫后,侯府上下跪求原谅惊!天降老公竟是豪门首富高武:未婚妻别怕,老公真无敌了再见爱人:契约到期,替身跑不掉反派小阁老女友背叛后,全城第一美女向我求婚综武:惊世剑法曝光,女侠们跪了玩家登陆我宗门,怎么全是反骨大学生?穿成西游早逝大师姐:就是你欺负我家猴儿?迎娶傻千金后,女战神求我离婚七零军婚,颠疯卷死对照组重生之影视女王开局被开瓢,农门悍妻超旺夫长生:开局做棺材,我靠死人修仙开局捡漏美娇妻,乱世造反当皇帝阮小姐又软又娇,腹黑大佬哄不停完成任务,在诡异末世求生洪荒:拒绝鸿钧赐婚,卸任天帝她掉马甲后,矜贵老公茶化了重生80:摸鱼捉虾,我带全家吃肉从纨绔到拥兵千万!清穿:四爷心尖就是我!四合院:开局所有技能加持20年契约红发香克斯,校花踢我下船关于我成为鸣人他哥这件事婚姻十字路口,旧爱新欢怎么选枭龙出山刚分手,你告诉我前女友是杀手?觉醒异能穿末世,五个哥哥跪地痛哭尊龙出狱漂亮小傻子是天才,是大佬心尖宠短命老公先别死,我能生能旺甜蜜蜜废柴真千金,靠玄学直播爆红了乡村爱情之这村医坏的冒泡男主男德满分,只想和女配结婚八零大院小娇软,狂撩冷面兵哥哥阴阳造化鼎情潮汹涌害我退出娱乐圈,我成巨星你哭啥?带着刘天仙去影视世界